听,那片古老的土地在低语,
不是稻香,不是丝竹,
是铁蹄踏碎晨钟,是钢翼撕裂天幕。
一九三七,卢沟晓月不再是诗,是血色序曲,
大地呻吟,从黑水白山到黄浦江畔,
千万座家园,被烈焰焚作焦土。

南京的石阶,还刻着三十万亡魂的无声悲泣,
母亲的怀抱,空了。
孩童的歌谣,断了。
长江的水,不再是龙的血脉,
是流不尽的泪,是载不动的仇。
山河破碎,人间化为炼狱,
古老的文明,在野蛮的利爪下战栗。
那是最漫长的夜,星辰俱灭,
每一寸呼吸,都充满着苦难、哀怨。

但是,巨龙没有沉睡,
苦难是淬火的熔炉,
每一道伤疤,都长出坚硬的鳞。
在太行山的沟壑里,游击的星火点燃,
在青纱帐的掩护下,不屈的脊梁挺立。
是母亲,送儿上战场,
“待到山河无恙,再回家乡。”
是学生,投笔从戎,
用青春的躯干,堵住侵略的枪膛。

从台儿庄的瓦砾,到长沙不灭的火光,
从喋血的淞沪,到每一条无名的小巷,
没有投降的旗帜,只有被鲜血染红的土壤。
草鞋踏破了雪山,意志熔铸为长城,
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,
吼声震裂了苍穹!
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,
是四万万颗心脏,用同一个节奏搏动——
为生存,为尊严,为永不熄灭的希望。

八年浴血,十四载抗争,
长夜的尽头,终见光亮。
当胜利的号角,在残破的废墟上吹响,
我们赢了,
赢回了残存的家园,赢回了民族的曙光。
但每一张笑脸背后,都藏着无法愈合的创伤。
我们站在胜利的顶点,
脚下是累累的白骨,眼中是无尽的苍凉。
这胜利,不是恩赐,不是辉煌的礼赞,
是用三千五百万同胞的血肉,
从历史的绞刑架上,赎回的尊严。

八十年,弹指一挥间。
当年战场上的硝烟,已化作今日城市的炊烟。
黄浦江上,巨轮穿梭,霓虹璀璨,
卢沟桥边,孩童嬉戏,岁月静安。
似乎,一切都已抚平,
似乎,那撕心裂肺的哭喊,已退为历史的回声。

但我们,作为后来者,
血液里流淌着那段记忆的基因。
我们触摸冰冷的纪念碑,
那不是石头,是先辈凝固的魂。
我们凝视史书上的黑白照片,
那不是墨迹,是他们未曾老去的青春。
八十载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
是为了叩问——
我们是否还记得,那苦难的来路?
我们是否还懂得,那和平的珍贵?

今天,我们站在这里,
以八十载的和平时光起誓。
我们铭记,是为了警示未来;
我们回望,是为了坚定前行。
让南京的警报,成为世界永久的警钟,
让奥斯威辛的寒风,吹醒所有沉睡的良知。

不要让母亲,再为远行的孩子担忧,
不要让恋人,在炮火中永别。
让白鸽的翅膀,掠过每一片天空,
让橄榄枝的清香,飘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。
以历史的名义,以人类的名义,
我们向世界呼吁:
愿烽火永熄,愿干戈为玉。
愿所有的人啊,
共享同一片蓝天,同一个和平的未来。
这——便是对那场伟大牺牲,最崇高的献祭。